图为澳洲中国各族同胞联谊会中文学校校长——郑臻毅
【背景介绍:郑臻毅是澳洲中国各族同胞联谊会中文学校的现任校长,该校是澳洲第一个采用简体字教学的中文学校,而郑校长就是该校名副其实的一把手。每周末他风雨无阻,不求名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一干就是23年。也就是这个”一把手“不求在会里的各个头衔,同时在澳洲中国各民族同胞联谊会担任常务副会长,数十年如一日为学校为联谊会贴时间、贴精力、贴金钱。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舍己为公,甘当绿叶的奉献者。小编在与其交谈的过程中,深深感受郑臻毅身上那份严谨低调的作风,和渗透到血液中的奉献精神。】
郑校长和学生的作品在一起
“甘”为绿叶,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我们的采访是从小编的年纪开始的,听闻小编是90后,郑先生说:“如今90后有着良好的基础,优越的条件,很强的自信心,尤其是澳洲的90后留学生们,我都很看好。”
随着中国整体实力的增强,90后的发展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但是也由于这样优越的条件,这些”温室的花朵”也特别容易在重大的打击下,就气馁放弃。所以,郑先生用他成功的经验给90后的奋斗者一个忠告:不要激进,提高抗压能力,万事求稳不求快。
郑臻毅先生的座右铭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当小编问到他为什么会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时,郑先生告诉小编,每一个努力的当下,都是过程中的美好,至于结果,实际上受到很多变化因素的影响。尽力去做,不让自己后悔,对结果不强求,就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当郑先生用缓慢的男声饱含感悟地说出上面这些词句时,贴切的语言表达,准确地描述,感觉每一句话都是经典,每一句话后面又都有着故事。其中不仅透露出扎实的学术功底,更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这次采访认真负责的态度。一次采访如是,窥斑见豹,当小编听到后面郑校长的小故事时才真正体会到这种态度就是他立人处世的根本。]
郑臻毅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图为郑先生在学校给孩子们上课。
郑臻毅先生曾在国内经历过知青上山下乡的艰苦时期,他说,当时吃过的那些苦,如今想来真是上天赐予的宝物。因为经历过那些艰苦的过程,如今任何的挫折对他而言,都无法将他打倒。”我双手空空来到这里,最差的也不过就是双手空空再回去嘛,如今的生活,澳洲的打拼再苦也苦不过上山下乡时期啊。”所以郑校长时时感恩,宠辱不惊,坐在他的对面听他述说当年的艰辛,所感受的只是豁达坦荡的胸怀。
小编多次和郑臻毅先生一起参加活动,每次活动他都精心准备,但活动之后,又总看不见他,寻觅一阵方才发现他远远坐在最角落的位置,看着所有人在一起快乐。甚至有时候想要拍大合影还得从人群里特地把他”召唤”出来。或许这种默默,就是他最好的享受。如今年过六旬的郑先生还是喜欢低调的生活。休息的时候喝喝茶,钓钓鱼,品尝全球各地的美食,跟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互动,也许这就是郑先生最惬意的生活方式吧。
图为郑臻毅(左一)和悉尼总领馆侨务领事王芸(中)、多民族同胞联谊会会长孙宝仁(右一)参加领馆活动图片。
以苦为“甘”,推行华文教育
每周六,郑臻毅要用他的皮卡车将一些教学设备和课本运到租用的公立中学教室。学校还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毕业典礼的朗诵比赛,舞蹈绘画兴趣班等等。
图为陪伴着郑臻毅每周六将学校用具拉到教室的货车。
在2012年,因为联谊会内部会长制度的调整,郑臻毅会长接管了当时面临重重困难的澳洲中国各民族同胞联谊会中文学校。租用教室的问题首当其冲,由于中文学校是租用公立高中的教室,当时因某些原因导致无法延续租约。郑臻毅校长为此跑了好几趟公立高中,做足了思想工作,才成功说服其在政府的补助下,继续在周六为中文学校提供教学场所。
紧接着面临的教师资格问题也是特别令人头疼。由于中文学校的补贴有限,所收取的学费也是仅仅能够用于支付教学材料的费用,因此,要聘请具有正规教师资格的中文老师,对于当时财政拮据的中文学校而言也是一项特别大的支出。好在有联谊会的支持,这才让中文学校在保证教学课时的同时也保障了教学质量。同样,作为第一家在澳洲用简体字教学的中文学校,对教材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中文学校选用了暨南大学出版社针对海外学生而制定的全12册教材,每个授课教师也需要根据教材制定相应的教案。
图为经过慎重选择并在总领馆帮助下选好的适合海外教学的中英文简体华文教材。
每个学期90澳币的学费,对于如今大部分的中文学校来说,是相当低的一个标准。为了节约开支,郑校长每周六的早上都第一个到达学校,为教室开门,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设备。保障中文学校的正常运作,让学生们能在好的环境下正常学习,是郑校长4年来坚持管理中文学校的动力。他告诉小编,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走遍世界各地也不能遗忘的根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字,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媒介,华文的学习是对华裔后代的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澳洲各民族同胞联谊会中文学校于1993年6月份开班,至今已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澳洲华裔儿童学习中华文化。如今,学生人数仍稳定在100多名,最多时甚至有300余名。
图为2014年澳洲中国各族同胞联谊会中文学校结业典礼。后排身穿白色衬衫的就是郑臻毅校长。
图为2014结业典礼郑臻毅(前排左四白衬衫者)与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合影。
“甘”居其位,严谨细致身体力行
除了要操心中文学校琐碎的事情,郑臻毅还要顾及澳洲中国各族同胞联谊会的事务。作为联谊会的常务副会长,郑臻毅主要负责是对外联络,包括与总领馆、其他社团的联系,算下来平均每年仅是联谊会自己主办的活动就有5、6场,这还不包括代表联谊会参加其他社团的活动。要将这些活动全部办好,郑臻毅先生体会到一点:必须尽量亲力亲为。
还记得5月1日是联谊会孙宝仁会长荣获澳中各民族文化杰出贡献奖的表彰大会,郑臻毅先生一早就开始策划,布置,并为到场来宾细致地安排座位,照顾嘉宾入座。小编到达的时候,会场已经是高朋满座,贵宾如云,正当小编不知所措的时候,郑先生出现了,他热情地领小编入座,介绍当天仪式的环节,让小编感觉来到联谊会的”地盘”就有一种家的温暖。除了考虑现场的嘉宾邀请、食物、节目、音响、现场布置,保证一个活动能正常运行之外,还要顾及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及口味。相比较其他的社团活动而言,各族同胞联谊会的所有活动既有着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更有着诸多需要协调的细节。
图为生活中的郑臻毅
澳洲中国各族同胞联谊会发展了23年,有548名会员,16个少数民族,大家每每有活动都团结一致。之所以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还要归功于联谊会具有澳洲特色的管理制度。本着为团结、要民主的主旨,学习澳洲政府谁当总理谁组阁的形式,联谊会也采用了:投票选举会长,会长选出后,由会长建班子(包括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长);同时为了避免一言堂的产生,当理事会成员对一个方案有不同意见时,可召集各理事重新开会讨论,对方案投票,票数过半方可通过。(可参照下方组织结构图)
作为联谊会的常务副会长,要和秘书长携手将各项工作推进下去,郑臻毅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周一到周五的晚上,周末的日子)都用在了这些完全没有名利的事务上,多少资料要查询、整理;多少事情要协调、统筹;多少人员之间的问题要沟通、理解;他要将诸多琐碎的事情重复地完成。郑臻毅用他自己的言行一致向我们说明了:
【做一件事不难,重复地做一件事最难,没有一颗”心甘情愿“的心,没有一种“转苦为甘”的思维,都难以长远,当名利冲击下多少人仅以二流的水平挑战一线的地位时,像郑臻毅这样涵养一流的能力甘愿当绿叶,一个甘字,让我们更对其大度、包容、洒脱的人品刮目相看,于红尘浊世中如清流沁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