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小提琴手黄体文接受东南网澳大利亚站记者专访
东南网澳大利亚12月11日讯(本网实习记者 郑思源)作为《土楼回响》在澳大利亚巡演的首席小提琴手,黄体文每次都会在观众的注目中独自走上舞台。掌声过后,当全场开始翘首以盼,沉静倾听时,这时的他往往会有两至三秒的停顿,呼吸沉淀之后,低头摆上提琴。手指微微颤动间,优扬的曲子缓缓倾泄而下,为整场交响乐表演拉响序曲。
黄体文在悉尼市政厅接受专访(李元蔓 摄)
黄体文1980年出生于新疆,从七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十岁时参加全疆少儿小提琴比赛,便获得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此后小提琴便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他一路成长。二十二岁时,黄体文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考取了厦门爱乐乐团小提琴手的职位。在爱乐乐团就职期间,黄体文演出了400多场交响音乐会,并随乐团到世界各地演出,积攒了丰富的演出经验,现担任乐团副首席。
“一个学习了西方古典音乐,在新疆成长的汉族人,工作在闽南有着土楼文化的厦门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手。”黄体文笑着给自己的身份下了一个定义。在黄体文身上,既受着疆域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又融合了福建的闽南文化印迹,不仅有多年学习西方古典音乐的熏陶,还有着为中国土楼文化不断地创新发展乐章的新理念。在如此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下生活,黄体文表示这更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同时他也从中深深体会到“音乐无国界”的定义,即便处在各自不同的语言环境,但在“以乐寄情”的表达上,情感能跨越障碍直达内心。
“《土楼回响》交响乐本身就是一种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创新方式,通过赋予西方交响乐形式独特的东方文化情感内涵,使中西文化在这部音诗作品里得到强烈的碰撞。”黄体文表示,在音乐国度中,地域性的划分往往并非一种界限,而是给够给予不同的人多样的精神体验,这种多元文化的结合创新更能使得作品富有多重的文化内涵。 “当地华人还是很希望听到中国好的作品和声音,听到中国人去演奏他们很熟悉的音乐。当异国他乡的华人,听到这么一种民族里的,血液里流淌的东西,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每次随乐团出行演奏《土楼回响》,黄体文感受最深的便是观众的热烈反响。
黄体文认为,在《土楼回响》演出的节目中,无论是钢琴协奏曲《黄河》、还是代表福建古建筑文化内核的《三坊七巷》、新疆民俗风情的《塞乃姆狂想曲》,这些中国风格的曲乐能引起观众对祖国文化元素的认同感,这是一种民族的趋同性。
“郑小瑛教授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要把中国优秀的交响乐作品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黄体文谈及了自己与《土楼回响》这部交响乐曲以及与指挥大师郑小瑛教授结缘的点滴。
当看到恩师在台上奋力指挥,汗如雨下,黄体文眼神里饱含敬佩。(郑思源 摄)
“郑小瑛教授是离我们最近的客家人,她身上所体现的客家女儿的拼搏精神就很感染我。”一说到郑小瑛教授,黄体文言语中满含敬仰之意。“她已经87岁的高龄,尽管身体上有一些状况,大家都知道的(郑小瑛教授曾三次抗癌),但她仍然坚持为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奉献,这真的让我很感动。”每次演出中,当看到恩师郑小瑛在台上奋力指挥,汗如雨下,黄体文眼神里都饱含着钦佩和不忍。这种师生之间的关怀正是客家精神所强调的“精诚团结”的体现。
“一部作品的优秀与流传,不可或缺的是其背后所涵盖的人文关怀,往往这也是最能打动人心、引发共鸣的。”黄体文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