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时任福建省省长)深入武平县调研林改工作,与当地林农亲切交谈。(资料图片)
改革惠及民生
增进福祉,让百姓真正受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两个文明建设的最根本出发点。各级领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2001年8月24日,习近平在全省治理餐桌污染暨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林改“三定”迸活力
【背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被称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的又一场伟大革命”。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赴率先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龙岩市武平县进行专题调研。在听取汇报和实地调研后,习近平强调指出:“林改的方向是对的,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让老百姓真正受益。”并要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历经15年的积极探索、大胆突破和持续改革,这场由习近平同志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福建保护生态、农民增收带来巨大活力。
在福建工作期间,事关群众利益、百姓福祉,无论大事小事,习近平都记挂在心,尽力解决。同时,他更注重以前瞻的眼光,谋划改革方略,寻求解决民生问题的最佳路径和长远之策。
习近平同志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个典型例子。
福建山多、林多、树多,森林覆盖率已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林改前,福建林业发展面临种种窘境,广大林农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时任省林业厅厅长黄建兴记忆犹新,福建是南方集体林区,当时的问题也恰恰出现在“集体”二字上。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集体山林的产权主体没有明显界定,林农作为集体山林真正的所有权主体被虚置,林权归属不清、机制不活、分配不合理,出现了“乱砍滥伐难制止、林火扑救难动员、造林育林难投入、林业产业难发展、农民望着青山难收益”的“五难”困局。“针对这种状况,习近平同志当年多次深入林区开展调研,亲自抓起和主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02年5月,黄建兴刚担任省林业厅厅长,时任省长习近平就专门找他谈话。
“当时交代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加快林业体制改革。”习近平的话,黄建兴至今难忘:“他说,‘我们干林业,很多人只见林,不见人。但林是人种出来的,人对林的关注、感受、利益关联却往往被忽略。你们要抓紧做好调研,尽快开展工作’。”
山林承包到户,这在当时还没有先例。“习省长给我们提的要求是既要慎而又慎,又要积极推进。他说,‘为官一任,我们必须考虑老百姓的诉求和期盼,就要不怕冒险,但要试点逐步推进’。”
试点,选择了林改先行一步的武平县。
据黄建兴回忆,当时武平在进行更换旧林权证时,由于“权属不清,边界不明”的历史问题,导致换证工作进行不下去,纠纷不断。
破解困局,唯有改革。2001年,武平在两个村进行试点。针对“山要怎么分、山要由谁分”这个最棘手的问题,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万安乡捷文村提出了“山要平均分、山要群众自己分”的思路,把所有集体山林按照“耕者有其山”的原则落实到户。当年12月30日,捷文村村民李桂林领到了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
此后,武平在全县17个乡镇各选一两个村进行试点,开启集体林权“分山到户、家庭承包”的新路。2002年4月,县委县政府成立林改领导小组,并制定《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虽然没人反对,但结果如何,时任武平县委书记的严金静没把握。武平县37万人,改革涉及的林农就有35万人。“改革稍有闪失,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从30多个村到200多个村,随着改革推开,问题也在增多,比如这个村山场几十块,地块怎么分,历史上的所有权难以界定;有的干部认识不到位,方法欠科学,分山的程序不到位,这让群众意见很大,认为“分得不公平”。
这一年,涉及林改的上访增多,愈发让县委县政府头疼。
在改革最关键的时候,习近平到武平县调研农业农村工作。
2002年6月20日晚,在下榻的宾馆,严金静怀着忐忑的心情向习近平汇报工作。他回忆道,当时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武平县正在推进的一系列改革事项,林改只是其中一点。听完汇报,习近平特别把林改“拎”出来,语重心长地说:“林改的方向是对的,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第二天,习近平亲自到点上察看。“林怎么分,老百姓有什么意见,他看得很细,也问得很细。”严金静回忆说。
通过调研,习近平充分肯定了该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作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重要指示。
调研结束后,7月初,武平县便召开全县改革动员大会,全力推进林改。
“虽说有了一颗‘定心丸’,但我还想多听听省长的意见。”7月27日,严金静专程到福州,习近平也专门抽出时间与他会面。在这次一对一的交流中,武平林改工作再次得到肯定。“他依旧认为林改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再次强调,要把工作做细致,做到位。”
回来后,严金静专门整理了一份林改的阶段性工作报告。8月29日,他把报告送到习近平办公室。仅仅两天后,习近平就在报告上批示。
这之后,在省林业部门指导推动下,武平县的林改试点工作逐步推进。
2003年4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充分总结武平等地经验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旨在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当年6月9日,人民日报驻福建记者经过深入调查,以《林权分到户,小康上了路》为题,报道福建林改激发林农活力,带来勃勃生机。
林改如何持续推进?黄建兴回忆说,习近平当时向全省林业部门提出,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树要怎么砍、一家一户怎么办”这三大问题。
“这些话通俗、明了,直指林改如何深入推进。”黄建兴说,根据这三个问题,福建省做了不少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实效。“针对钱从哪里来,永安首创了林权抵押贷款,让林农实现了‘撬开银行门,盘活万重山’;针对树要怎么砍,当年习近平就提出要做到‘农民得实惠、生态得保护’,根据这一思路,我们改革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提倡在依规依法的前提下自主采伐;针对一家一户经营,我省探索以亲情、友情、资金、技术为纽带组建林业新型合作经营组织,实现规模化经营。”
200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把“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作为文件的核心内容,林改上升为国家决策。林改星火,迅疾成燎原之势。林改也被认为是继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
2012年3月7日,已到中央任职的习近平,在看望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福建代表团代表时,对武平林改予以充分肯定。他说:“我在福建工作时就着手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多年来,在全省干部群众不懈努力下,这项改革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林改十年,武平实现了生态美和百姓富的良性发展。”武平变化,让严金静颇感欣慰。从2002年至2012年,武平的森林覆盖率由74.2%提高到79.7%;GDP由12.43亿元提高到104.67亿元,财政收入从1.12亿元提高到8.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733元提高到87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