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AU INDEX

欧洲华商成“一带一路”倡议践行者 积极转型升级

2017-09-27 15:11 万淑艳 来源:中国侨网 责任编辑:柯彦宇

    据《欧洲时报》报道,“一带一路”成为欧洲华商热议的话题。多位华商在接受《欧洲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正在做“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连通中欧贸易、文化、技术各领域的往来。

“一带一路”商机多 华商投资要“稳、准、精”

法国青田同乡会会长孙少荣今年54岁,早在1983年便出国谋生,第一站是西班牙,2年后来到法国定居,从打工开始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而后开设了中餐馆,16年后又开设了日本餐厅,事业逐渐发展壮大。他是法国华商“一带一路”合作委员会的发起人之一,在法国和欧洲积极推广“一带一路”。

“每个侨胞都要讲好中国故事。”孙少荣说,在法国,许多侨胞担当了“一带一路”的民间推广大使,他们经常举办讲座,引导华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议大家在做好自身事业的同时,可以把更多中国品牌、新产业介绍到欧洲去,同时把欧洲的优质产品、高新技术引进到中国,以实现多方共赢。

“比如把欧洲的二三线品牌引进到中国便是很好的商机。一线品牌在中国市场发展已经饱和,而二三线品牌质优价廉,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孙少荣建议广大华商要认真对待自己所转型的行业,积极钻研,做好规划,经过周密的考察后再决定,不要盲目跟热点和过度融资,降低风险,要“稳、准、精”,扎扎实实地谋发展。 

从“出口”到“进口” 华商贸易正悄然转型

中西交流发展协会会长黄肖中也是“一带一路”的积极践行者。他的经历颇为丰富,他于1995年辞去了教师的工作选择出国,先后在俄罗斯、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德国等国经商,走遍了大半个欧洲。2005年开始定居西班牙,最初从义乌进口中国小商品销往西班牙,后来从事物流、清关行业。近两年,西班牙经济逐步回暖,华商所从事的行业也从传统的餐饮、商贸逐渐扩展到各个行业。

黄肖中告诉记者,越来越多侨胞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西班牙政府也很希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中国搭建了许多贸易往来的便捷通道。比如,西班牙是“中欧班列”义新欧线的终点,货物从中国运输到西班牙仅需要18天左右,比海运快了7到10天,虽然运输成本比海运贵,但时间成本低。“现在中欧班列在欧洲的停靠站点增多了,使用‘中欧班列’运输货物的华商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华商从西班牙进口橄榄油、葡萄酒、牛皮、羊皮等商品销往中国。”黄肖中说,他的物流、清关业务也越来越繁忙。

这两年,黄肖中又瞄准了中国发展越来越快的电影行业,他已投资拍摄了两部华语电影,投资的第三部电影也即将开机拍摄。“现在华商都在进行转型升级,减少同质化竞争,形成良性循环。”

正如黄肖中所说,把欧洲商品进口到中国成为华商转型的热门行业。意大利华商程鹏便是如此。程鹏出生于1976年,16岁时便只身去往德国,1995年定居意大利,此前一直从事中国商品出口欧洲的贸易。2015年,他停止了出口业务,新注册一家公司专门从事意大利商品进口到中国的业务,进口意大利葡萄酒、农产品、日用百货等优质商品,一方面做上游产业链,给中国的经销商供货,一方面进行品牌代理。

此外,程鹏还做了许多中欧文化交流的工作。他曾经把浙江的青瓷、龙泉宝剑、书画带到欧洲做展览,也曾把欧洲的时尚走秀引荐到中国做活动。

“‘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有许多机遇可以让华商实现共赢发展。”程鹏说。

连通中外 华商是“一带一路”的先锋者

“‘一带一路’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优势互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看来,华商可作为“一带一路”的先锋者,从中发现许多商机。徐洪才表示,华商经济实力增强,在许多国家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华商拥有巨大的人才资源、资本优势和商业网络,熟悉住在国的历史、民俗、语言、文化、社会和法律,拥有巨大的人才、资本优势,具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成熟的生产营销网络、广泛的政界商界人脉、以及沟通中外的独特优势,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一带一路”建设给广大侨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希望华商可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