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AU INDEX

探访澳华历史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澳华人历史文化

2018-07-04 08:49 陶社兰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兰楚文
中新网墨尔本7月3日电 题:探访澳华历史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澳大利亚华人的历史文化

中新网记者 陶社兰

1818年,来自广东的麦世英在杰克逊港下船,成为有记载的最早一批来澳华人中的一员。其后,淘金热在维多利亚州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华人驻足这块土地。华人来澳200年的奋斗历史,就浓缩在位于墨尔本的澳华历史博物馆这一座小楼里。

“设立澳华历史博物馆,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澳大利亚华人的历史文化,了解华人对澳大利亚的贡献。”博物馆副主席王兴乡(Mark Wang)告诉中新网记者。

其实王兴乡本人,就是当年淘金者的后代。1857年,他的曾祖父从罗布(Robe)上岸,步行500多公里到达维州的金矿场。生于1952年的他,不会说中文。

位于博物馆地下一层的“淘金展馆”,生动地再现了百年前淘金热这一段历史。一幕幕真实的生活场景,如1857年的香港港口,漂洋过海而来的汽船,阿张卖店里的粤式食物,关公庙里的求签,矿区帐篷剧场的粤剧演出,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到当年华人矿工筚路蓝缕的生存状态。

王兴乡说,200年来,华人对澳大利亚的付出与其他族裔是相同的。缘于华人数量和影响力的增加,建立一间华人博物馆的想法得到多方认可。1982年,维州旅游局刚成立,局长Don Dunstan极力倡导文化多元性,提出对唐人街的系统开发和保护建议,得到墨尔本市政府、维州政府和华人社区的响应。维州政府拿出一座建筑--原来是剧场的仓库和后台,翻修成为如今的澳华历史博物馆。1985年11月,维多利亚州成立150周年之际,澳华历史博物馆首次对外开放。从那时起,王兴乡就成了博物馆的志愿者,一直做到现在。

博物馆建立之初,主要依靠捐赠物品,馆藏单薄。之后的数十年间,来自家庭、组织、公司的捐赠源源不断,藏品逐渐丰富,目前,共收藏8000余件展品,用于记录、收集、保存和研究华人及其后代在澳大利亚的历史文化以及中澳关系形成的历史渊源。

位于博物馆一楼的龙馆,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收藏着墨尔本主要的三代游行龙:爷爷龙、大龙及千禧龙。历经数十年的沧桑,它们见证着当地华人与祖籍国的情感。特别是被当作镇馆之宝的、长64米的千禧龙,是全世界最大的游行龙,一年只在农历春节和墨尔本蒙巴节离开博物馆巡游。这条龙,是王兴乡专门到佛山定做的。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华人,在这里,寻找他们的根。记者在展览中看到澳华历史博物馆主席区镇标的一句话:“我在1975年来到澳洲,游历3个月后,发现这里的人很友善,生活环境舒适,而且社会制度稳定,所以决定留在澳洲发展。”

现在,澳华历史博物馆每年有3万多名学生和数万名游客前来参观,了解华人的历史,以及澳大利亚与中国及亚洲的关系。2000年,博物馆还首次携展览《梁启超澳洲之行与澳大利亚联邦100周年纪念展览》,在中国和东南亚进行巡展。随后,《澳式生活》《淘金热》《往事重温》《重庆公使馆:抗战时期澳大利亚驻华外交机构》等也到中国巡展。

虽然几代人已在澳大利亚落地生根,但王兴乡说自己始终是华人,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既然是华人,那么就要为华人社区做事。他的父亲王能焕,上世纪50年代在墨尔本唐人街开店,出售从香港进口的中式工艺品、手工艺品和家居用品,后来发展成旗下拥有18间商店的“王能焕百货大厦”。他反对歧视移民限制规定,并积极奔走活动。1969年,当选为墨尔本市议会议员,是首位华裔议员,为墨尔本城市及华人社区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王兴乡积极投入华人社区的工作。除了打理自己的生意,他有一半的时间在博物馆。“不拿钱,但这工作重要。你看博物馆中展出的那些百年前报纸的报道,他们对中国人不了解。现在,我希望通过这个博物馆,展示华人的正能量,把全球华人凝聚在一起。”他说。

让王兴乡感到高兴的是,当地政府非常支持他们扩建博物馆的计划。今年是华人来澳200周年,博物馆正在筹备一个特展,寻找100名有代表性的杰出华人,讲述华人故事,呈现丰富多彩的华人历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