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相传 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邓丽娣编制贡席。 陈莉莉 摄
早在宋朝,贡川草席就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大约在明代中期,贡堡建立,水运发达,贡川成为永安四大集镇之一,手工业和商业高度发展,贡席遂以其生产规模和优良品质而畅销八闽。贡川草席的鼎盛时期,当地种有50多亩席草,有23户人家打草席。每户一天打一条草席,每天就有23条,年产七、八千条。
时至今日,贡川仅有几家古老的编席作坊散落在大街小巷。它们都是家庭式的,操作者也是些怀旧的老人。邓丽娣就是其中的一位,2008年,邓丽娣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邓丽娣是地地道道的贡川人,在她自小长大的村里有很多位草席匠,包括她的父亲。早期,长辈们在大队的工厂里从事草席制作,接单制作交货,维持生计。那时工厂里仅有两台编席机,之后全部交由她父亲管理。
童年的印象里,邓丽娣无数次看过姥姥和父亲两个人,一人坐在编席机前进行压扣,另一人坐在侧边叉草……根据那时候的风俗,家里的手工技艺只传男不传女,可家里的弟弟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传承的重担落到了邓丽娣肩上,从此,她便开始了与贡席的“缘分”。
邓丽娣与儿媳搭配编织贡席。 受访者供图
小时候,家里人工力量不够,邓丽娣慢慢地开始与奶奶搭档,学习如何打制贡席。18岁那年,邓丽娣嫁了人,她便与丈夫搭档打制贡席;儿子娶媳妇后,又和儿媳一起做。这一做,就是一辈子。直到现在,邓丽娣还常在编席机前和儿媳配合打制席子。
回忆起和婆婆一起打制草席的时光,儿媳杨秀春说:“打制草席就是一桩辛苦活!我们一起走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记得那时是好几个幼儿园同时找上门来向我们定制给学生的贡席,大大小小算起来有600余床!那段时间算是全家总动员啦!“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
杨秀春告诉记者,因为贡席质量优、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很多人买过后都会继续介绍客人来定制。订单暴增的那段时间,凌晨两三点,空中还挂着半轮弯月,婆婆就把自己唤醒做席。一天十几个钟头,几乎没有停歇,到晚上十点多好不容易织好两条席,还得准备第二天做席的材料。分捆、筛选、分级……必须把所有材料准备好后才能安心入睡。也正是这些席子,把一家人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日子过得充实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