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网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澳大利亚频道 >  八闽乡音
搭建新平台 引才聚才筑牢创新之基

市科技局多措并举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为我市科研人才创造良好生态

分享到:
2020-06-30 17:20 吴君宁 骆磊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搭建新平台 引才聚才筑牢创新之基_厦门日报电子报[厦门日报]_厦门网

搭建新平台 引才聚才筑牢创新之基_厦门日报电子报[厦门日报]_厦门网

为外国人才举办“别样厦门,这么玩”公益讲座。

搭建新平台 引才聚才筑牢创新之基_厦门日报电子报[厦门日报]_厦门网

中国工程院赵振业院士深入厦门实验小学开讲“科学之路·科普课堂”。

搭建新平台 引才聚才筑牢创新之基_厦门日报电子报[厦门日报]_厦门网

市科技局联合创合汇商学院,为“三高”企业家搭建高效交流平台。图为“私董会”活动。

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在迈向“两高两化”城市的过程中,我市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多维度加速推动各类人才登鹭。市科技局积极响应“厦门人才服务月”活动,今年来频繁推出形式多样的人才主题活动,持续搭建联系人才的新桥梁、服务人才的新平台、凝聚人才的新载体。

“厦门人才服务月”期间,市科技局着力创新服务方式,一系列针对外国人才的政策辅导与信息咨询服务、一场场面向“三高”企业家的专题培训,以及一系列公益讲座、政策宣讲、企业家主题沙龙、线上直播课等活动不间断举行,为我市科研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打造良好生态。

文/图 本报记者 吴君宁

通讯员 骆 磊

用心服务外国人才

打造“海外人才之家”

6月5日下午,位于厦门软件园内的“外国人才服务站”人声鼎沸,来自美国、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60多名外国人才和所在企业代表会聚一堂。作为厦门人才服务月配套活动,当日举办的“外国人才来厦就业政策宣讲会”分享了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的有关政策和疫情防控期间的便利化措施,并回答了外国人才们十分关注的数十个实务问题。

作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和潜力的中国城市”,我市不断优化招才引智环境,大力吸纳海外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外国人才管理与服务水平。疫情防控期间,市科技局推出临时性便利措施,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同时,方便外籍人才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如率先在全省采用“告知+承诺”“全程网上办理+快递”的“不见面”审批方式;持其他签证或有效居留许可证件已来厦的急需紧缺外国专业人才(B类),可在境内直接申请工作许可;暂时取消许可证延期须在届满前30日提交的限制等。

为提供更贴心周到的服务,我市为外国人才打造了一个“海外人才之家”。市科技局联合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在软件园一期建立全国首个“外国人才服务站”“移民事务服务站”合一的联动平台,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立足园区、辐射全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在厦外国人才提供全方位、一条龙的周到服务。同时还架设了外国人才线上服务平台,基本实现在线政策推送、业务咨询、问卷调查、需求收集、资料管理等服务功能,并开设了“云课堂”等各类政策宣讲和公益讲座。

疫情防控期间,外国人才服务站还与市科技局密切配合,积极为外国人才筹措防疫物资,举办线上防疫科普、心理疏导和劳动法知识讲座等,编制《外籍人才应对疫情指导手册(双语版)》,支持外国人才和聘用单位复工复产。

创新服务“三高”企业

开展形式多样主题活动

引才聚才,重在服务留才。根据我市“三高”企业人才能力提升的需求,市科技局积极引进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持续举办“三高”企业人才系列培训。“厦门人才服务月”期间,市科技局联合知名平台——创合汇商学院,精心筹备了疫情期间与企业发展、复工复产、降本增效、数字化转型紧密相关的系列公益直播课,涵盖经济趋势、疫情防控、社会心理、企业布局、员工管理、团队赋能、转型发展等主题模块。截至6月20日,已通过线上平台陆续组织了35场系列公益直播课,邀请到44位知名商学院教授、学者、实战专家、投资人,为我市企业转危为机指明方向,建言献策,累计收听收看约3200人次。围绕PMP项目管理体系,市科技局会同科技部(国家外专局)认证机构市外服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培因教育培训中心邀请谢志杰等境内外知名专家举办线上、线下公益讲座28场次,累计近8000人次参训。

6月23日,市科技局联合创合汇商学院厦门分院,为我市“三高”企业家量身定制一场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私董会”活动,搭建高效交流平台。此次“私董会”也是此前市科技局举办一系列“三高”企业研修班、培训班的延伸。市科技局表示,未来将把“三高”企业家高级研修班逐步打造成我市企业家共谋发展、共商合作、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平台。

“厦门人才服务月”期间,市科技局还与市委组织部、火炬管委会、市公安局、厦门边检总站等部门合作,举办公益讲座、政策宣讲、企业家主题沙龙、线上直播课等活动10场次,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6月24日的人才服务月“科技金融”专场活动,围绕“科技金融服务人才”主题,为我市科技人才企业、创投机构、金融机构搭建互动交流平台。6月28日,市科技局邀请著名律师陈福阵为外国人才举办“别样厦门,这么玩”公益讲座,让外国人才足不出户即可领略厦门的风土人情。

市科技局还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6月28日,中国工程院赵振业院士深入厦门实验小学开讲“科学之路·科普课堂”,通过分享自己的奋斗历程、成才之路,激励引导学生们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积极服务乡村振兴

持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产业有需求,政府勤招手,人才强保障。我市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调动起科技特派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在科技观念、知识、技能的普及、培训和指导教育上开出新花、结出新果。

今年,市科技局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选派69名科技特派员在岛外4区23个镇街全脱产开展科技服务一年。半年来,下派制科技特派员积极走访调研辖区企业,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参与推动所在镇(街)乡村振兴项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种植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发展乡村旅游、开展技术培训等,并积极参与所在镇(街)疫情防控工作,在推动乡村振兴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科技局还支持平台制科技特派员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厦门市科技特派员与技术服务对接平台”注册个人科技特派员达到了875人,平台制科技特派员灵活对接各区需求,开展技术服务和产学研合作。今年6月,市科技局以产学研合作项目对平台制科技特派员立项104个,资助金额达1323.65万元。此外,市科技局还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正在起草我市关于进一步坚持和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工作方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