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网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澳大利亚频道 >  中澳头条
条条大路奔小康
分享到:
2021-01-03 09:28 张晨霖 牟宇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许丽蓉

路,一直是诸多美好意义的象征。“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修大路”,这些脍炙人口的话语,饱含着对修路致富的美好向往。

2020年,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迎来诸多里程碑事件:最后一个具备条件通硬化路的建制村阿布洛哈村通车;银西高铁全线开通,宁夏纳入全国高铁网;海南迈入“县县通高速”时代;应用70余项智能化设计、被称为我国智能高铁新标杆的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高速铁路公路加快建设,打通大动脉;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打通微循环;5G信号覆盖珠峰峰顶、在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实现5G网络商用,畅通信息路;从点亮灯泡到点亮产业,农村电网的持续完善,为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强大支撑力……基础设施的加快发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是2020年9月26日拍摄的建设中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与不远处的京张高铁太子城站(无人机照片)。一百多年前,京张铁路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2019年京张高铁开通,它连接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两大举办地北京和张家口,带动了沿线各地经济和旅游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2020年10月28日,河北省沙河市柴关乡大康村老支书李三平(左)在直播中推介村民手工制作的布鞋。今年年初,李三平在儿子李庆斌直播推介农产品的过程中,应网友的要求加入直播,收获了众多网友点赞。在他的努力下,大康村的小米、蜂蜜等货品销路越来越广,慕名前来的游客也更多了。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这是2020年4月26日拍摄的贵州路桥集团承建的贵州威宁县域龙街至迤那路段(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2020年3月1日,西藏布达拉宫管理处的讲解员次仁卓嘎(左)在进行直播。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2020年5月3日,施工方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的员工在秦岭之巅的高空紧线(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这是2020年11月9日拍摄的布楞沟村折红二级公路(无人机照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布楞沟村硬化村道20公里,修建边沟18.5公里、桥梁1座,折红二级公路穿村而过,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这是2020年11月11日拍摄的山西省平顺县虹霓村的光伏电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2020年3月6日,西藏当雄县乌玛塘乡巴嘎村的孩子在上网课。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2020年5月21日,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进营地,中国移动工作人员在调试5G基站。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这是2020年12月23日拍摄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无人机照片)。12月27日,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段开通运营,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2020年1月7日,国家电网青海电力检修公司民和运维分部输电一班成员在巡线途中上山。该班成员主要负责保障青海东部地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主电网和公伯峡电站电力外送输电线路的巡视检修工作。这里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平均海拔2200米。山脊犹如刀片一般,被当地人俗称“刀片梁”。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2020年4月28日,在新疆叶城县南部山区海拔3100多米的阿卡孜达坂上,工人登上铁塔检修零部件,为放线做准备(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2020年9月29日,结束一天工作的孟杰走出廊坊火车站出站口,家人已在等候。33岁的孟杰家住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在北京海淀区从事软件系统维护工作。2017年,在妻子的支持下,孟杰的“双城记”正式启动。便捷的高铁,维系着孟杰的事业和亲情,让他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切换自如。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2020年8月14日,吴思语(右)带着弟弟吴思远乘坐“小慢车”前往西昌走亲戚。穿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往返于普雄和攀枝花之间的5633/5634次列车,全列13节车厢,走满全程353公里需要9个多小时。慢悠悠的火车沿途要停靠26个站,如同一座流动的村庄,尽自己最大能力解决沿途百姓出行问题。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2020年1月10日,由兰州开往武威南的7505次列车停靠在永登站,一名旅客望向窗外。由甘肃兰州开往武威南的7505次列车是一列老式绿皮车,串联起兰州和武威两座城市之间的十几座小站。因为票价便宜、乘坐方便,它成为沿线乡村群众进城购物、售卖农产品、探亲访友、外出打工的首选交通工具。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这是2020年4月3日拍摄的海南环岛高速(无人机照片)。12月31日,随着海南山海高速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至三亚海棠湾段主线正式通车,保亭结束了不通高速的历史,海南迈入“县县通高速”时代。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2020年6月30日,一辆四川乡村客运面包车行驶在阿布洛哈村新完工的村道上(无人机照片)。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具备通硬化路条件的建制村——阿布洛哈村通车了。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这是2020年5月1日拍摄的通往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西合休乡亚尔阿格孜村的道路蜿蜒在崇山峻岭间(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这是2020年10月1日拍摄的贵州剑榕高速清水江特大桥(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