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苏益纯 通讯员 刘思考 周志荣)“从漳浦到南京,送证上门为我服务,真心感谢你们!”近日,定居南京的老陈拉着漳浦县公证处公证员的双手,激动地说道。
老陈是漳浦籍高科技人才,他欲将拆迁安置房赠与儿子,又因拆迁安置协议的特殊性,只能向安置房产权所在地公证处申请办理。90岁高龄的老陈无法亲自赶到漳浦办理。经本人申请,漳浦县公证处指派公证员前往南京,为老陈办理赠与合同以及委托书公证。
上门办证解忧,是今年以来漳州市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缩影。今年3月,漳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配套出台工作规则、实施细则等文件,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漳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内容,积极为群众办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平坦整洁,积水内涝不见啦!”说到古街的变化,龙海区市民李敏竖起大拇指。
“解北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城市基础建设较薄弱,许多背街小巷由于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对群众生活和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对此,我们计划对辖区内的背街小巷有计划、分批次地进行修缮。”龙海区石码镇解北社区主任高月华表示。
近两年,石码镇投入800万元,对集古街、海关后巷等19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改造采取“修旧如旧”原则,并对雨水管、污水管、弱电管网统一进行下地处理,解决了民生痛点。
既让老百姓生活方便,也要让群众、企业办事方便,今年4月起,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窗口工作人员对群众提出的需求、诉求,无论是否属于自身职责范围事务,都要给群众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和引导,不能简单说“不”。
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得以人为核心。今年以来,漳州市积极推进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此,漳州市公安局将其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组织相关警种部门开展全面、细致的调研和论证,出台了《漳州市居民户口登记管理若干实施细则》。《细则》明确外省市人员在漳州市落户,本地农村地区人员在城市城镇落户均为“零门槛”,进一步促进了漳州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促进劳动力和人才在城区城镇、农村双向流动。
“漳州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增强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漳州市有关领导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推出更多便民惠民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