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葛班尼校长的对话安排在西悉尼大学一个特殊的地方——惠特拉姆学院。走进院楼,还能看到往昔的历史痕迹,掉了漆的斑驳墙壁和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楼梯。十九世纪建成的三层老式建筑曾经被遗弃,在2012年重建后,冠以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的名字,现用作讨论公共政策,内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展出惠特拉姆的个人藏书和他保存的文件。
说起惠特拉姆,他常被称作“中澳建交之父”。据葛班尼介绍,1972年底,在当选总理数周后,惠特拉姆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地点虽是安排之处,却是机缘巧合。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不缺少与中国交情甚深的澳大利亚人。西悉尼大学校长葛班尼,今天他便要讲述他和他的中国故事。
二十余年致力于研究
葛班尼曾担任查尔斯达尔文大学校长、纽卡斯尔大学副校长等多所大学高级管理职位,于2014年起任西悉尼大学校长。他是数学博士出身,却涉足包括卫生和医学研究、电信、能源等多个领域研究,并兼任南太平洋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澳大利亚政府代表等近十个社会职务。
在职业生涯中,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工作。四年前,刚任西悉尼大学校长的他曾表示,将致力于使西悉尼大学成为以研究为中心的综合性学校,并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和声誉。目前,他在建立研究基础设施和战略伙伴关系、培养优秀的科研文化等方面有了显著成就。
中国的合作伙伴上百个
葛班尼告诉我们,第一次去中国是在90年代末期,代表所在学校和中国高校建立研究伙伴关系。自那时起,他每年都会去中国,一年至少两三次。问及去过多少个城市,他说记不清了。但问及他与中国建立了多少合作伙伴,他带着一丝满意的笑容说:“超过一百个”。
二十年间虽然去中国的次数非常多,但都是以工作形式。直至去年十月份,他才第一次去看西安兵马俑。“赶上中国的假期,那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但兵马俑确实令人震撼。”他也少之又少地坐过火车,领略过中国的乡村风貌。在十一月末,感受过零下二十几度的哈尔滨,去野生动物园看狮子和东北虎,他还提及山东的白酒很好喝。
看过的风景称不上太多,他却深谙中国文化。葛班尼随手拿起一本英译版的《黄帝内经》,向我们介绍里面关于治疗感冒等常见疾病的方法。他对中国山水画也颇感兴趣,书架上收藏了山水名画图集等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书。
我们还一起走访了学校的澳中艺术与文化研究院,学院致力于打造澳大利亚与中国及中华文化圈之间交流的文化枢纽和艺术文化协作平台,使中国艺术与文化国际化,扩大及深化澳大利亚与中国的文化联系。
采访之余,葛班尼带我们参观了校长办公区域。在他的办公室内,摆着一张他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的合影。2014年11月,两国领导人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仪式中见证了两所学校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加强中医药方面的合作。西悉尼大学的国家辅助医学研究院是海外最重要的传统中医研究中心之一。葛班尼说,“那是令人激动的时刻,我们是中澳自贸协定中26个子协议里唯一一个签约的澳方大学。”
“中国是全球领导者”
二十年不间断的中国行,让葛班尼亲眼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巨变。在教育领域,他赞叹道,中国培养了许多世界级高校和研究部门。学校、研究和相关产业建立起紧密联系,如学校将研究转化为产业创新成果,从而促进商业和经济发展。他认为中国政府支持研究部门发展重点项目,以促进国家级和省市级高质量大学建成的举措是非常成熟的。他还肯定了另一发展战略,即招揽海外留学生回国进高校,为中国发展作贡献,这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在葛班尼眼中,中国在其他领域也发展迅速。如基础设施领域,他看到不仅仅是不断建起的鳞次栉比的建筑物、道路或桥梁,而是中国的基础设施研究也已处于领先地位。科技、工程领域亦发展迅猛。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参加中国合作院校的工程项目时,所见到的科学家的科研能力已达到国际水准。此外,新能源和传统能源领域也发生巨大改变,中国未来能源市场的发展或影响他国研究走向。
“我去过很多个国家、很多所学校,中国朋友最热情好客。”葛班尼认为,中澳建交已走过四十六个年头,澳大利亚与中国有友好往来的历史。现今中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都是颇具影响力的国家,甚至可以说在各个方面都是全球领导者。澳大利亚作为二十国集团国家,与中国建立紧密联系、互利互惠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