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AU INDEX

专访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首席执行官:澳中科技合作成果显著

2018-10-01 11:31 吴旭 杨在扬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佳丽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发展迅速,澳中两国在科学领域携手并进可以取得丰硕成果。”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首席执行官拉里·马歇尔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应对气候变化到“天眼”项目合作,澳中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展现勃勃生机。

作为澳大利亚联邦最大的国家级科研机构,CSIRO在海洋,能源,生物,材料,天文等领域取得众多受到世界瞩目的创新性研究成果。CSIRO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是一段持久的友谊,这种友谊包含了对伙伴的信任和长期合作的传统。”马歇尔说。

今年5月,中国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安装国际上首台19波束L波段接收机。这台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19波束馈源接收机,由中澳科学家联合研制。马歇尔表示,接收机的成功研制是基于CSIRO多年的技术积累,启用后,FAST巡天速度将提高5至6倍,同时,也将拓展更多的科学观测目标。“这是CSIRO为FAST贡献的一份力量。”

除上述合作外,CSIRO还在建设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研发新型燃料技术、节能减排等方面与中国科研机构有着密切合作。“以往的科学研究往往着眼的都是上百年以后的问题,而当下需要更多的科研力量来解决摆在面前的问题。”马歇尔说。

马歇尔认为,澳中两国在科学发展领域具有互补性,同时两国在发展中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例如极端天气在全球频频出现,干旱和洪水导致了粮食减产,食物短缺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发展。同时,人口爆炸、老龄化、慢性病等问题也是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澳中两国近年来的合作就是主要着眼于解决这些当下的难题。”马歇尔介绍说,CSIRO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QNLM)共建的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其工作重点便是观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研究两者与极端天气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极端天气的预警设施;CSIRO与中科院共同开发的克服极端天气的谷物新品种,也可以缓解由极端天气造成的食物短缺问题。

“目前的环境下,科技创新很难独自完成,需要极高的成本,待解决的问题也非常多,所以合作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马歇尔表示,合作越紧密就越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也是澳中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的意义。

“加强双边合作,对于我们来说主要是科技方面的合作。”马歇尔举例说,csiro最新研发出一种不使用氰化物的黄金提纯法,因传统的氰化物黄金提纯法对环境危害非常大,很多国家都希望能找到一种对环境污染小的黄金提纯方法。“我们很愿意将这项技术引进中国,这是我们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取得的成果之一。”(记者 吴旭 杨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