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5月11日电 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1.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同时,世界仍很不安宁,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动荡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
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各国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不能把世界长期发展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谋求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际社会可以信赖的伙伴和朋友。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将加强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扩大同世界各国利益交汇点,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2.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还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有和平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执着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殖民主义。对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华民族曾遭到列强长期侵略和欺凌,但中国人民从中学到的不是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逐步形成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和平发展是中国基于自身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作出的战略抉择,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根本利益,符合周边国家利益,符合世界各国利益,没有理由去改变它。
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亚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既让中国更好利用世界的机遇,又让世界更好分享中国的机遇,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
3.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和平、发展、进步的阳光足以穿透战争、贫穷、落后的阴霾,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恐怖主义、金融动荡、环境危机等问题愈加突出,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协调行动。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程度空前加深,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世界各国一律平等,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要坚持多边主义,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核心作用,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争端。推进各国经济全方位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现象,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奉行法治、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
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4.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这“一带一路”,“就是要再为我们这只大鹏插上两只翅膀,建设好了,大鹏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一带一路”倡议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追求的是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我们要建设的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不光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是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各国提出的许多发展战略或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有不少契合点,完全可以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是连接亚欧非的广阔“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中国欢迎沿线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一带一路”是共赢的,将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将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这条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设立丝路基金、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等,目的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而不是要谋求政治势力范围。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诚心诚意对待沿线国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汇集各方力量,引导、协调和组织政治力量、智库媒体、工商企业、民间组织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各领域交流合作,营造良好的政治、舆论、商业、民意氛围。我们欢迎周边国家参与到合作中来,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5.推动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
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切实运筹好大国关系、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至关重要。俄罗斯是我国周边最大邻国和世界大国,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是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两国牢固建立起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坚定支持对方发展复兴,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政治制度,务实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国际战略协调与合作提升到新高度,成为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中国外交布局中占有特殊重要位置。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双方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是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发展。中美要保持高层和各级别密切交往,拓展和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尊重彼此在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发展阶段上的差异,继续就亚太地区事务深化对话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地区和全球性挑战。欧洲是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是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将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提升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全球影响力,为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周边是我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我国周边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周边外交工作做得更好。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东北亚、东南亚、中亚是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重点,也是我国海外利益集中、交往密切、对外辐射影响力较强的地区。我们坚定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坚定致力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定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严格遵循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四点原则共识,确保两国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中国和东南亚山水相连,血脉相通。我们坚定发展同东盟的友好合作,坚定支持东盟发展壮大,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坚定支持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和南亚各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愿同南亚各国和睦相处,愿为南亚发展添砖加瓦。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将其视为外交优先方向。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我们将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路人。我国虽然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切实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把我国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中非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选择,对非合作要讲“真、实、亲、诚”。中非应该以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为引领,继承真诚友好的光荣传统,把互助合作精神发扬光大,坚持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开放包容的多方合作、能力导向的务实合作、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优先的重点合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虽然相距遥远,但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构建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打造中拉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彼此是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相互信赖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双方将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多边事务,高度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支持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为亚洲安全发挥更大作用,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事业,始终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大力推动国际发展事业,积极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同各国一道为实现2015年后发展议程作出努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必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6.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但是,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是有底线的,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捍卫民族尊严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如果说几十年前,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敢于维护国家利益、反对世界强权,从未在外来压力下弯过腰、低过头,那么现在中国发展强大了,更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一些人把中国维护合理合法的国家权益说成是“咄咄逼人”、“傲慢”、“强硬”,鼓吹“中国威胁”等论调,都是站不住脚的。
要始终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正当合理的海洋权益,是中国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既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又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坚决在国际上遏制“台独”、“藏独”、“东突”等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防范国际暴力恐怖活动向境内渗透,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同时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通过合作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及地区和平稳定大局。
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敢于划出红线,亮明底线。随着我国和平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维护国家利益的资源和手段将会越来越多,维护国家利益的地位也会越来越主动。
7.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
全球治理体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自掌握,全球治理结构如何完善应该由各国共同来决定。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好地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维护和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制,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建设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国际社会应对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防范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
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国际多边主义的积极参与者。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不仅要看到我国发展对世界的要求,也要看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把维护我国利益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保持开放、透明、包容姿态,同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把二十国集团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促使二十国集团顺利完成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变,巩固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的地位。
8.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为世界和我国发展实践所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加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我国同世界的互动越来越紧密,机遇共享、命运与共的关系日益凸显。中国将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中国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角,大力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在学习互鉴中,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