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网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澳大利亚频道 >  八闽乡音
福建从造福工程到精准扶贫:摆脱贫困 共享发展
分享到:
2016-05-25 08: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艺

东南网5月2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薛希惠)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理念科学,实践才能行稳致远。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开发事业。在福建工作期间,他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富有创见的理念,大力倡导造福工程。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跨越20多年扶贫征程,不变的是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奋进的为民情怀;变的是推陈出新的时代创造,注重靶向性对目标人群直接加以扶贫干预的动态调整,补上扶贫精准度欠缺的短板。

既有一以贯之的历史传承,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福建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走出一条扶贫新路子。

心系扶贫,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1988年6月上任宁德地委书记后,习近平调研了闽东九个县和毗邻的温州、苍南等地,3个月后写下调查报告《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并提出“弱鸟先飞”的辩证法。1990年3月,他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提出“滴水穿石”的精神。

从1988年9月到1990年5月,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发展这一主题,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了许多内涵丰富、谋划深远的理念和观点。扶贫既要改革创新的勇气,也要锲而不舍的实干作风,一个扶贫的科学思想体系日渐清晰。

1988年底,闽东全区脱贫率已达87.3%。对“山高坡陡石头多,居住分散村庄多,基础薄弱灾害多”的闽东地区来说,身处恶劣环境中的群众几乎找不到脱贫的办法,闽东尝试对一些偏远地方的受灾户实施“救灾搬迁”工程,迁出的群众较快脱贫。

199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推广闽东做法,实施大规模的造福工程。时任省委副书记、省委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经常深入调查,指导协调,甚至实地查看搬迁工作。

1997年5月,习近平亲力亲为,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向省委写了《关于闽东农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情况的报告》。省委、省政府提出从1998年开始,花3年时间解决连家船民上岸定居问题。

1998年12月,全省造福工程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在福安召开。习近平指出,彻底解决连家船民的上岸定居问题,把它列为全省造福工程的重中之重。

新时期,我省造福工程稳步推进。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加快实施“造福工程”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十二五”时期“造福工程”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不断拓展造福工程内涵,惠及更多群众。

省农业厅扶贫开发处处长赖诗双说,造福工程已成为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既是一项“消除绝对贫困”的有益探索,也是“滴水穿石”精神的有力实践。中央把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解决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包括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在内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将这部分人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新阶段贫困问题已不是块状贫困,而是点状贫困。习近平敏锐观察到这一变化。1999年10月,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时任福建代省长习近平指出,经过10多年的扶贫,现在的贫困人口是分散的,这就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帮扶。

时代变迁,呼唤理念升级。面对以区域瞄准为主要特点的农村扶贫无法识别到户的短板,2013年11月,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构想。3年多来,这一战略构想日渐丰富,成为指导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的新理念。

闽山闽水寄深情。

到中央后,习近平依然牵挂着福建的精准扶贫工作。2014年11月,他在福建调研时指出,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办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

2015年1月,习近平对宁德赤溪畲族村专门作出批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2016年2月,习近平与宁德赤溪村干部群众在线交流时说:“‘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发展变化,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的实践印证了现在的扶贫方针,就是要精准扶贫。”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在新起点上,牢记总书记嘱托,我省扶贫工作注重精准发力,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

因势而进,坚持真扶贫、扶真贫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省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99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69.6万人,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地理上偏远,规模上分散,发展基础薄弱。全省需要造福工程搬迁的群众还有近50万人,必须加大力度。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脱贫攻坚已到了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需要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举措。为此,2013年8月,省委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将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省委书记尤权强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加强薄弱环节上,放在解决发展的“短板”问题上,切实把支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实抓好。

省长于伟国指出,脱贫攻坚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发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非常之目标,当有超常规之举。我省立足“创新”二字,加强减贫的顶层设计,形成了政策支撑体系。今年省里出台措施,提高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的补助标准,降低安置区建设门槛。

山海协作,联动发展。省里确定23个沿海发达县(市、区)与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结对帮扶,基本实现“一县一园区”,首创重点县服务协调制度,省领导“挂帅”,进行会诊式服务,重点解决扶贫开发中的难点问题和实际困难。

建立精准扶贫资金筹集机制,从2016年起到2020年,每年按全省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筹集资金,拿出真金白银专项用于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挖掘内生动力。省里每年安排3亿元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优势种养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增收脱贫项目。

金融活水,引进贫瘠之地。2016年,省委省政府首次将扶贫小额贷款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在现有千户以上贫困人口的60个县(市、区)全面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为扶贫开发对象发展生产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无抵押担保贷款,每年安排1亿元贴息资金。

高位嫁接,强化核心作用。实施“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的工作机制。10多年来,省市县1.6万名优秀年轻干部到1.1万多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全省2200个贫困村全覆盖,扶持项目10万多个。

考核评价,指向脱贫成效。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省里建立了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用好督查“威力棒”和考核“指挥棒”。

……

创新还体现在开发模式上,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型扶贫向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实行“一户一培训,一户一就业”,每年培训10万贫困人次。

创新还体现在路径选择上,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立足“扶持谁”“谁来扶”“扶什么”上做文章。龙岩市“九措到户”、三明市“348”、宁德市“664”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屏南县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等可学可用的好经验好做法,提高了扶贫开发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我省今年还在明溪县、平和县试点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模式,形成多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资金整合机制,让不同渠道的资金“拧成一股绳”。

围绕精准扶贫战略,福建扶贫实践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拓宽路径,丰富内涵,扩大扶贫治理成效。

共享发展,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勠力攻坚,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从2011年的199万人减少到2015年年底的69.6万人,共减少120多万人;

——2015年,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94元,比2011年的5570元翻了一番;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200个贫困村完成“五通”,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相衔接机制初步建立;

——造福工程累计搬迁142万人,7000多个自然村整体搬迁,扶持建设了401个百户以上集中安置区,群众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搬迁群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未来四五年,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已全面开启,距离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只有5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说:“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

在福建,从造福工程到精准扶贫,始终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注重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扶贫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衔接。本世纪初,造福工程与改善公共服务内容相结合。当时,全省30户以下的自然村仍有9000多个,由于居住分散,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难以覆盖。我省对症下药,将这些群众整体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好的地方,解决路、电、水、通信和广播电视信号等“五通”,让集中安置区变身设施、功能、服务、环境都比较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

扶贫与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紧密结合。早在1990年,习近平就在《同心同德 兴民兴邦》一文中指出,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闽东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在闽工作期间,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习近平倾力推动。

2013年,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县县通高速项目按现行“省市共建”建设体制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按全省最高标准给予补助。农网改造优先纳入年度计划支持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对其倾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每年增加10%以上的投资。“十二五”末,我省实现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破解发展瓶颈制约。

决胜阶段,我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落实共享发展。省里科学谋划,“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成为2018年我省现行国定扶贫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标配”。2020年,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2200个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达到所在县平均水平。贫困地区形成便捷畅通的县乡村公路网络。

省委书记尤权指出,过去脱贫的基本标准主要是解决贫困人口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保障,现在标准提高了,脱贫的标准不仅包括人的温饱问题,还要解决人的发展问题。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扶贫之路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又因势而进,勇于创新,不断书写着践行共享理念的福建新篇章。

热点新闻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